姜超,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,2013年加入海通证券研究所,现任研究所副所长、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。姜超曾以团队成员身份获2006年新财富债券研究第一名。此后,姜超在固定收益研究领域连年上榜,包括1次第四名、2次第三名、3次第二名,并在2014年和2015年蝉联新财富该研究领域的第一名。此外,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上,姜超曾在2013年、2014年连续夺得新财富该研究领域的冠军,2015年时被国泰君安任泽平反超,获该领域第二名。
2018年 11月 12日 2:22 AM| 评论 宏观经济 调查&分析
上世纪90年代之后,日本财政政策发力应对经济失速,在扩大投资、税率调整、结构改革等方面做出诸多尝试。虽然我国当前环境与日本当时存在差异,但仍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。 长期财政赤字,政府债务庞大。货币政策失效,日本依赖基建。90
2018年 8月 21日 6:19 AM| 宏观经济 投资 调查&分析
【信用债观察】违约风险分化:去杠杆大方向不变,宽货币难以向宽信用全面传导,信用违约风险将会分化。一方面,资管新规虽放松但打破刚兑、规范影子银行的大方向不变,非标融资只是降幅趋缓,但萎缩趋势不变;另一方面,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
2018年 7月 17日 1:08 AM| 宏观经济 评论 调查&分析
流动性数量与利率,正相关还是负相关? 今年以来,债市走出了牛市行情,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从年初的3.88%降至3.48%,降幅达40bp,而10年期国开债利率从4.82%降至4.11%,降幅达71bp。如何解释利率的大幅下行? 从货币增速的角度来
2018年 6月 11日 1:38 AM| 宏观经济 调查&分析 评论
从传统消费到新兴消费。目前中国消费支出中依然是传统消费占主导,占比高达80%,各主要发达国家该比重普遍低于中国,而印度仍高于中国。但过去几年中国传统消费比重正不断下降,主要驱动力一是收入上升带动新兴消费崛起,二是人口老龄化令耐
2018年 3月 21日 1:32 AM| 宏观经济 评论 调查&分析
站在债务周期的拐点上,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成功降杠杆,减少无效融资需求,让利率自然下降,同时要提高大力发展股权融资,帮助创新和服务型企业成长。因此我们对于未来,坚决不看好依赖债务的地产泡沫,坚定看好创新服务类资产和类债券的稳
2018年 3月 7日 2:08 AM| 调查&分析 评论 宏观经济 投资
美国经济扩张周期尾声。17年4季度以后,美国国债利率持续飙升而美元大幅贬值,意味着美国处在经济扩张的尾声阶段。17年美国GDP增速2.3%,远低于15年的2.9%。本轮美国经济扩张已经历105个月,也接近历史极限。其失业率只有4.1%,上两次降至4%
PMI小幅下滑,资金短期充裕,债市情绪回暖——海通宏观债券周报
宏观专题:人民币升值影响有多大? 本轮升值有何不同?05年汇改后人民币的升值,背后推动力是中国经济向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。而17年以来,人民币升值主因是美元指数的走弱,背后是人民币的定价机制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,更多是被动升值
统计局:5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落但仍在荣枯线上 非制造业PMI继续回升 综合PMI产出指数持平